從通俗意義上講,職業院校的教學“診改”,可以理解為“用‘工匠精神’對一所學校進行精益求精的打磨”。因此,“診改”的前提是必須要弄清楚打磨的目標,即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,換言之,也就是為什麼要辦學?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?顯然,這是關於職業教育的兩大“原問”。

對於職業學校的辦學宗旨,很多人可能會非常標準地將其定義為“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”,但若真要細說具體的目標,卻未必人人能夠解釋得清楚。現實中,不少中職學校為了解決生源危機而舉全校之力抓“對口高考”以“曲線救校”;很多學校為了政績,不惜一切代價,集中最好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來訓練為數極少的參賽選手,讓不足20%的選手佔用80%以上的教育資源,使技能大賽成為少數人參與的“精英賽事”。毫無疑問,這些都偏離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。

常言道,“找准了方向,我們就不懼怕路遠”,依此類推,如果失去了方向,便很難前行。而當我們方向有錯,更是走得越快便離目標越遠。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從小掌握英語溝通技巧,所以會報讀課程或選擇兒童英文教材。

眼下,在不少農村鄉鎮,要問職業學校的存在價值,各方認識多半會讓人匪夷所思、大失所望。很多學校會為一兩個學生考上大學而舉校歡慶,也有很多學校以把畢業生送到“大城市”打工而沾沾自喜,而唯獨忘記了“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人才”的宗旨。

不難理解,當農村職業學校都熱衷於培養“飛鴿牌”畢業生,農村的經濟靠誰來發展?當本地企業無法從屬地職業學校得到人才支撐,他們憑什麼要來支持職業教育發展?當遠去外地打工的孩子在幾年後不得不回到家鄉,步履維艱的本地企業又如何接納他們就業?正是這種惡性循環,造就了許多地區的貧困和許多農村貧困人口的代際相傳學術協作

因此,要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,必須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對於精准扶貧的重大促進作用,讓職業教育精准發力,成為精准扶貧的“造血器”和“輸氧機”。

一是要瞄準“精准招生”,改革招生制度,聚焦重點人群,擴大貧困家庭孩子進入職業院校學習的機會。二是要瞄準“精准資助”,完善“獎、助、貸、勤、補、免”六位一體的資助政策體系,惠助重點對象,讓貧困家庭的孩子“真正學得起技能”。三是要瞄準“精准培養”,推進教學改革,消彌學歷情結,培養學生立足社會、搏擊市場的能力,成為“懂經營、善管理、能致富”的新型農民。四是要瞄準“精准培訓”,以專案化實戰,強化技能訓練,讓貧困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學會實用技術、擁有一技之長。五是要瞄準“精准就業”,狠抓就業扶持創業,實現“培訓一人、就業一個、脫貧一家”的最終目標。總之,要按照國家精准扶貧、精准脫貧的基本方略,針對不同家庭的貧困原因進行精准定位、靶向施策,讓職業教育助力精准扶貧工作精准落地。

誠然,無論是吸引和資助貧困家庭孩子就讀職業院校,還是培養他們能就業、能創業,都只是制度設計層面的願景,要真正實現這一目標,首先必須由地方政府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,重視職業學校的硬體和軟體建設,讓教師有信心、學生留得住;同時加大宏觀協調,促進政校企行合作,離開這個必要前提,職業教育助力精准扶貧難免就會淪為空談ielts升學